中国式众筹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

张家卫

中国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有一个重要发现,很多人也并不以为然,但是作为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践型学者,我一直非常推崇这一理论发现,而且我相信这一发现将会对未来的商业模式理论产生重大影响,即传统的商业模式模型将会产生颠覆性创新。

张维迎教授认为,亚当.斯密的劳动生产率理论中指出了创新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创新从何而来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在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精神理论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因此,张维迎教授把熊彼特的思想嵌入到亚当·斯密理论的大循环中,提出了修正的“斯密增长”模型或者称之为“斯密-熊彼特增长”模型(作者自定义的名称)。

该理论指出,资产是企业家发现的,市场是企业家创造的,每一个创新都是企业做出来的,进一步揭示了正是企业家精神,创造了分工,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与企业家精神密不可分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源自企业家的创新。而中国式众筹就是一种极大的创新,变传统的投资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立关系为有机统一的关系,我想,这是中国式众筹能够引起关注和推崇的关键原因!

熊彼特认为,打破不平衡较发现不平衡更为重要,中国式众筹的出现正是打破了不平衡,改变了原有的结构,带来了新的组织形式出现,而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就责无旁贷的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方面,虽然在当下其特点仍然主要表现为金融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应用,这是互联网金融初级发展阶段最为重要的特征。但是随着众筹的深入发展,其一定会表现出金融本身对互联网商业环境特别是社交网络的适应。中国式众筹的出现,某种意义上来说,弱化了其金融属性,而更多的表现为“筹人和筹智”的过程,即更加注重于变生产者和消费者为投资者的新合伙人关系的建立,而这一过程恰恰是商业模式构建最核心的部分。

在创新的过程中,每一种新产品面世的时候,开始认同的人通常都会很少,而能够认同新产品并愿意在别人不买单的时候来买单,这是一个很难的选择。金融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可以帮助新产品实现这个目标,但是传统金融往往表现会更加保守和固执,而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大众融资形式,可以有效的把分散的大众或者小众集合起来完成融资,加速新产品的研发和被大众认同。中国式众筹由于其更加小众的面对精准人群,因此其表现出来的爆发力和持久力就更加显著。

而从当下环境来讲,尽管众筹面临着鱼目混杂、乱象不穷的情况,但是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从来都是伴随着披荆斩棘的涅槃重生的过程,众筹特别是中国式众筹依然有着巨大的想象和应用空间。

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投资人和项目发起人之间可以轻易建立起有效的实时沟通平台,并贯穿在整个众筹项目周期。在整个的众筹周期中,众筹平台通过项目建立在线社会化网络,达成投资者与项目发起方的有效沟通,并传递相互之间的信任,实现双方的无缝对接。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之间还可以建立起社群,进行沟通和资源分享。

另一方面,众筹带来的创业文化的氛围和环境,也可以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更为便利的沟通交流的环境,为项目发起人提供更多接受辅导和相互学习的机会。比如:推进共享办公室、孵化器、加速器等,都能够让创业者从中得到有效的帮助。

按照中国式众筹模式搭建的诸如北大1898咖啡馆、北京金融客咖啡、温哥华1029咖啡馆、北京北五环咖啡以及北京小众329部落,由于更加注重“平等、开放和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精神理念,从而使得这些众筹平台更加精准聚焦有价值人群和有价值圈层的链接,对于实现投资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角色互换和统一提供了彼此发现的最靠谱平台。

无论是众筹商业模式,还是我们更加推崇的中国式众筹商业模式,都将从最初的佣金模式、广告模式和简单圈子模式,发展成衍生品模式、孵化器模式、交易所模式,到最后突破成为产业链服务模式,改变甚至是颠覆业态,在各个领域和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众筹商业模式张家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