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ilitate the exchange of research, education, business, and culture

碳市场条件下的行业发展之道

王光玉

下个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三届缔约方大会(COP23)将在德国的波恩召开。 经过一年的筹备与谈判,巴黎协定实施细则正在紧锣密鼓的撰写之中。这些都表明气候问题的谈判并没有因为美国政治形势变化而停滞不前。国际社会正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探索通过碳市场帮助控排企业以较低的减排成本完成减排履约任务。COP23并不会再重申巴黎协定的必要性,而是着重于巴黎协定的实施细节。在制定《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后续谈判中,中方积极建设性的态度和所发挥的突出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那么,气候变化和碳市场到底会对经济社会的主要行业产生哪些重要影响?在碳市场条件下,各行业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加以应对?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行业从业人员和主管部门关心的重要问题。

根据全球碳项目(GCP)发布的《2016年全球碳预算报告》,2015年全球化石燃料及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约有363亿吨,与2014年排放量持平,较1990年排放量增加了63%。在2015年全球碳排放量中,燃煤排放占41%,石油排放占33%,天然气排放占19%,水泥生产排放占6%,其他燃烧排放占1%。

按照传统的行业来分,电力行业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约占全球碳排放的四分之一。以中国电力行业为例,2015年中国发电量为5431.6(TWH),占全球发电总量的24.1%。中国能源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电力结构必将在一段时间内以煤电为主,因此采取措施,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行业降低碳排放和治理大气污染的重中之重。碳市场机制的导入将会导致电力行业的单位发电成本上升致使电力价格上涨,因此电力行业需密切关注碳市场并做出相应决策,并需要对碳排放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但同时,碳市场也将给电力行业带来许多机遇,如碳交易机制的建立将促进电力行业发电技术更新换代,带来新的国际之间互相交流合作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电力行业将会需要全新的发展模式:选择新能源;引进新技术;推行智能电网建设;实施电力行业碳排放数据管理清查工作;完善信息管理平台或将碳资产管理业务委托给专业机构等。另外碳市场为电力企业拓宽了减排渠道,借助市场机制,可降低自身减排成本,以更低的代价完成节能降碳目标。更重要的是,碳市场也为减排技术领先的企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石化行业也是一个主要的碳排放行业。石化行业排放的废气按排放方式可分为:燃烧烟废气、生产工艺废气、火炬废气以及无组织排放废气等。在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中,石化行业被纳入到工业排放,而工业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21%。中国石化行业的碳排放大约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3%。碳市场给石化行业带来的压力主要有:技术与成本的压力,更高管理要求的压力,及未来石化行业将要面对增加油气供应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双重压力。于此同时,碳市场也会为石化行业带来新机遇。由于世界能源需求将继续增长,新能源市场将会有发展潜力,可再生能源将会快速发展,同时,低碳技术日趋成熟,石化行业效能将得以提高。英国石油公司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作为石化行业成功融入碳市场的案例,值得借鉴。

钢铁行业是能源资源消耗密集型产业,据国际能源署估计,全球钢铁行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5%。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为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可见严格推进钢铁行业减排是实现我国碳减排总目标的重要部分。但同时,中国对钢铁的需求仍然巨大。目前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着碳排放基础数据不清,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碳生产技术改进的资金需求大,出口环境趋于严峻等问题。但长期来看,碳市场会形成淘汰落后产能的有利机制,推动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钢铁行业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建立有效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快技术创新和应用。欧盟,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有许多对其钢铁行业的技术和系统进行创新的成功案例。

建材行业包括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的各种材料的生产,主要有水泥和平板玻璃的生产,属于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其中,水泥制业,消耗大量的石灰质原料、煤和电等资源、能源,是工业部门中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研究表明,由水泥生产导致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约占全球人为排放量的8%。2014年,中国水泥产量达24.76亿吨,约占全球水泥产量的58%,碳排放达到了16.1亿吨。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泥工业碳排放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碳市场条件下,建材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在未来资源需求量仍继续增加的背景下,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层次不齐的企业能力会制约行业减排。但随着碳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将会促进建材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行业升级转型,促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建材行业在碳市场条件下应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产业,实施行业全过程低碳化,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在建材行业减排方面,美国,加拿大,日本都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农业、林业和土地利用变化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25%。中国林业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积极引领的作用,其不仅不是排放源,而是净碳汇。据第二次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林业农业净碳汇为4.21亿吨,相当于当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74.6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5.6%。碳市场对林业行业,一方面要进行排放监管,减少排放;另一方面,林业根据相应机制的减排标准开发项目所生产的碳汇,可以在碳市场交易,为其他行业减排履约做出积极贡献。

气候变化将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多种影响。一方面,气候变化将加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的矛盾,对全球林产品以及森林生态服务的供给产生影响,对木材进口国如中国提高木材自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将农业,林业和土地利用变化加入碳市场,突出了林业的重要地位,为促进林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为林业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替代产业提供了契机,为林业发展带来新的融资渠道。在碳市场条件下,行业需提高管理水平,培养掌握林业碳汇开发与碳交易实务的人才队伍,开发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借鉴国际成功做法。在这方面新西兰,美国,加拿大都有成功的例子。

不同行业在面对碳市场时,都应从行业特点出发。灰熊研究院在过去的几年里,与中国碳汇基金会、中关村碳汇研究院联手对各国的碳市场、行业与企业做了很多案例分析。在未来,研究院愿意与各位同仁一起进行深入的合作研究。特别是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符合自身的行业对策,克服碳市场带来的阻碍,抓住碳市场带来的机遇,使行业在碳市场条件下低碳发展。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