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ilitate the exchange of research, education, business, and culture

城市更新与特色小镇

吴鹏

通常意义中的小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城镇化形态,而城市更新更多发生在城市的成熟区域,他们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更多从功能的演变来看的话,其实两者之间有不少相通的地方。本文结合笔者最近接触的案例谈谈感受。

重庆:一个城市中的小镇案例

上个月的时候出差去了重庆,住在北部照母山下的财富中心。这里北边是重庆高科·财富园,南边有几栋公寓和普通住宅,中心是一个湖,周边有一圈商业。既有大的综合体,也有滨水商业,湖心还有一个野兽派咖啡,背后小山丘树林密布,散步绝佳。

在这里住了一周,开会、讨论、吃饭、锻炼、散步都可以在这里解决,且都是在步行范围之内。在重庆的一周时间里,从机场直接到这,再从这直接离开。事情全都解决,也没有奔波之苦。

回想起来,这个面积差不多一平方公里的区域,虽然周边是成熟的城市区,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也完全可以类比一个工作生活一体化的小镇。有不少新近到这里工作的年轻人,选择在这附近租房。步行上下班依旧休闲娱乐,达到了生产生活生态兼顾的效果。

这种案例在规划过程中其实有很多,但是往往在实现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形。要么功能比较单一,要么成熟度不够,或者体量不够,给人以逼仄的感觉。这个项目算是所看到的体量、配套以及生态配备得比较理想的一个项目。

北京:一个长安街上的城市更新

另一个最近在探讨的项目在北京的西边石景山区。石景山在过去被两个大板块占去了大部分用地,一是首钢,二是军队。大部分居住人口都是体制内的职工、军人等。外来的商业并不发达,也没有像东边国贸这样的综合体。

近年来随着重工业的搬迁,生产区域有了很大的转变。政府希望在石景山建一个高端、综合的办公商务区,所以把金融街引了过去。在首钢城市更新区面向长安街的门户区域,做了一个40万平米的综合体。金融街在这个长安中心也是花了大力气,广泛地运用绿色节能技术,成为北京乃至中国罕见的获得绿建三星级和LEED金级双认证的大型综合体项目,整个综合体全部除霾。包括办公、公寓、商业、娱乐、健身,以及极端情况下的配备,不出楼也能满足生活需求。

这个项目目前销售逐渐完成,正在迈入运营期。这种体量的项目在运营上也会有一定的挑战。最大的挑战在于人群,地产销售是不挑人的,至少只是通过价格挑人,但是没有在产业链上形成关联。他们之间的互动只是自发的,效率不高。而要想这个项目真正起到带动性效果,就需要在这个项目和背后的8个平方的首钢文化区之间取得关联,甚至再往远点说,青龙湖板块国开东方上百平方公里的系统开发之间也存在着呼应关系。

因为这些项目所针对的人群之间存在共性,而在这些项目之间的那些片区,跟这些人群之间关联并不紧密。这些人群既可以在综合体里自成一体,也可以在综合体与西部大片区之间形成互动。

特色小镇的泛化:功能更新与空间更新的互动

特色小镇风头正劲,但很多加入者会很快发现,其中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风光。对于普通地产项目来说,依托的是城市价值,所以关键是地段;而对于小镇来说,它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自成一体,需要依靠系统性去获取它自身发展的动力。他跟外部的关联不是个体之间的关联,而是汇集起来之后的大关联。

从这个视角看过去,城市不是一片无差别的建成区,也不是大规划概念中的大板块,而是一个个因人群而聚集的“小镇”群落,这些小镇群落在形态上彼此交织,但是从内在的机理上却可以区分。如果人员的流动能够在地图上留下痕迹,就会清晰地看到,那些理想的小镇是活动轨迹较为集中的区域。

无论是在城市群之间新建小镇,还是要把原有的区域更新,最先要区分的是区分人群,根据人群定义功能,配套产品。实际上很多地区早就有这样的趋势,比如国贸综合体中的高端办公、高端公寓与高端商业,这种区域在往更广覆盖面扩散,从共享办公空间到公寓的配套。

城市更新不是以旧换新,而是内在功能发生的变化。物质空间是稳定的,社会和经济是流动的,今天为这个社会阶层设计的空间,可能若干年以后为另外一批人所用,但是人们不能就因此简单地把这个构筑物拆掉、换掉。

在居住和商业物业绝对过剩和相对稀缺的大背景下,谁先从特色小镇的尺度去重新梳理城市更新的配套需求,反而有可能更早焕发出这些区域的活力。在一个步行尺度区域内,收购物业,植入内容,建立关联,活跃生态。

人们来到城市,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人实际上会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中转换。当人确定下来的时候,他希望能够在一个相对自足的环境中,而当人在寻找新可能的时候,他希望是在一个有更多选择的地方。

一个理想的城市,也正是能够在这两者之间方便转换的地方。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