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ilitate the exchange of research, education, business, and culture

跨文化合作:马友友教给我们的那些事儿

李静

众所周知,马友友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

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出生在巴黎,七岁搬到纽约,接受的是中国式虎爸虎妈的严格教育。事实上,生于音乐世家的马友友选择大提琴作为演奏乐器纯属偶然。当时,他的姐姐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手。为了避免重复,马友友还曾想过选择当时他所知道的最大的乐器——低音提琴。

七岁,马友友就曾在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举行的慈善晚会中进行表演;15岁,他已经成为一名技巧卓越的大提琴手。然而,此时的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进入哈佛大学研究人类学。他知道那时的自己还没有做好进入真实世界的准备,他“迫切地需要自我实现,而非只囿于音乐。”

迄今为止,马友友共获得了18次格莱美音乐大奖。今年,更以《歌咏乡愁》摘得格莱美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奖。

本篇文章,我希望通过讨论马友友的合作理念和经历,给大家一些个人之间或者公司之间跨文化合作领域的启发。

马友友曾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次访谈中说到,合作最重要的因素是自我管理。毕竟,人都很容易陷在自我世界当中,“所以你必须将大脑置换到一个不同的时间和架构中去。”马友友的意思是说,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移情心态很重要。“或许有两种看法。我们的想法不同,那我不妨就站在你的角度考虑一下问题,看看对你来说怎样才是对的成功的,然后你也会用同样的方法来对待我。我们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心态会更加开放。本来只存在两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但(通过这样的做法)可能就会发现第三种,两种真理本来就能并存。”这种所谓“设身处地”的做法就成为了一种互相理解和建立信任的基础。

至于如何选择合作者,马友友最关注两个方面:“首先我希望能在他身上看到慷慨的品质;其次,要互相尊重和敬佩。”对合作者来说,慷慨和善良是比能力更加重要的品质。他说:“你可能非常优秀,但如果我们不能享受共进晚餐的乐趣,这将不是一个困难的决定(显而易见,我们没办法合作)。”

马友友的丝路合奏团(Silk Road Ensemble)就是这种理念在跨文化合作上的一个缩影。丝路合奏团包括来自20多个国家的59位著名的艺术家。马友友成立这个合奏团,是为了追求“文化之间还未获得认可、根本的、激动人心的纽带”。这种想法与马友友个人的合作理念一致,其中自我管理和相互尊重是关键因素。用马友友自己的话来说,“丝路合奏团……就是一个实验室,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有开放(的心态)”并且“你能真正从一个世界走向另一个,并创造一些尊重不同且赞美共性的东西。”

《陌生人的音乐》(Music of Strangers)纪录了丝路项目的发展历程,2000年这些艺术家首次在纽约会面时并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做什么。幸运的是,他们拥有共同的表达语言——音乐。就像马友友所言,“最终我们希望用音乐表达自己,将这种表达传递给观众,并给他们希望。我们都需要希望。”他们也拥有同样的价值观和体验——对不同的乐器和文化保持着开放的心态,都愿意踏出自己的舒适区,以及保持并发展文化传承的愿望。这些价值和经历成为合作成功的基础。初期的他们也曾有过担忧和困惑。尤其911恐怖袭击之后,他们也一度迷失。但随着这种难以言喻的悲伤、爱以及永恒获得了音乐的表达,他们变得愈发强大。在合奏团建立了足够的信任之后,恐惧转化成了快乐。

一场合作的成功与否并不应该只由其结果来判断。在马友友的案例中,他们的专辑获得了格莱美大奖,也的确彰显了音乐多样性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这些艺术家互为灵感,互相学习。如此产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一次特定的合作这么简单。马友友说,“传统如果不继续进化,就可能会逐渐萎缩。”在马友友和丝路项目的影响下,一些艺术家开始成立国际性的机构,保护并推崇各自家乡独特的音乐文化,并进而将其推广到世界的舞台之上。

马友友对跨文化工作的热情主要来源于他对文化和人本身极大的兴趣。对他而言,文化和音乐是紧密联系的,“我经常说,一名古典音乐人其实是一个严肃的文化分析员。”在哈佛大学,他最热衷的课目是考古和人类学,让他有机会“在旅行中了解各种文化,并将其置于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分析。”马友友认为“文化应该与政治和经济一样得到平等的地位。”

马友友认为,他首先是个人,然后是一个音乐人,最后才是一位大提琴演奏家。他对人类很感兴趣,他最想发现“是什么让人们进步,人们为什么这样思考,又为什么那样行动”以及音乐如何作为“一个理解人类行为的工具”存在。

很小的时候,马友友就在不同的文化中生存:中国的、法国的和美国的。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困惑的时间段。“我需要用想象力填补这其中的差异。”或许正是这样的想象力,才造就了他成年后对不同的文化和人的好奇心以及开放的心态。无论什么样的合作,人们都可能会产生恐惧和担忧。如何克服这种恐惧和担忧呢?马友友告诉我们,“就是真实不做作。”希望我对马友友的背景和经历的介绍能够在你对合作这个整体概念以及特定的跨文化合作的思考/或重新思考带来一些启发。

 

感谢Joshua Tian的研究协助和尹琳的翻译协助

参考文献:

Abrams,S. (2016). Cross-culture Doc ‘The Music of Strangers’ could get more personal. Retrieved from Village Voice:http://www.villagevoice.com/film/cross-culture-doc-the-music-of-strangers-could-get-more-personal-8707021

Anderman,J. (2013). Yo-yo Ma and the Mind Game of Music. Retrieved from The New York Times:http://www.nytimes.com/2013/10/10/booming/yo-yo-ma-and-the-mind-game-of-music.html

Beard,A. (2016). Life’s Work: An Interview with Yo-yo Ma. Retrieved fro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https://hbr.org/2016/06/yo-yo-ma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6). Life’s work: An interview with Yo-yo Ma.

Wolpert,S. (2006). Terence Tao, ‘Mozart of Math’, is first UCLA math prof to win Fields Medal. Retrieved from UCLA Newsroom: http://newsroom.ucla.edu/releases/Terence-Tao-Mozart-of-Math-7252

Yo-yo Ma and The Silk Road Ensemble is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2015). Retrieved from Massey Hall:https://www.masseyhall.com/soundboard/yo-yo-ma-and-the-silk-road-ensemble-is-bringing-people-together/

The Music of Strangers: Yo-yo Ma & the Silk Road Ensemble. (2015). http://www.imdb.com/title/tt3549206/.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