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模式是中国城市化的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高新区、开发区、文化产业园、保税区、新区,从几平方公里到几十上百平方公里,乃至上千平方公里,从政府主导到政企合作,快速推动了城市发展和工业集群。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园区也可以成为一个承上启下,打通不同行业关联的平台。在对走出去课题调研过程中,中非泰达埃及园区考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从泰达园区到泰达模式
从开罗到苏伊士运河开发区,不过120公里的距离,但是也开了将近两个小时。一路都是黄沙漫漫,几乎看不到任何植被。一直到接近泰达园区,才看到成规模的建筑物,不免感慨开创不容易。
标志性的管委会大楼
更有新意的是做了娱乐设施,水世界和未来世界。这也是移植了国内的经验,国内的泰达园区中就做了航母主题公园,方特水上世界等一些项目。
泰达在埃及的探索经历了将近20年的过程。最早98年泰达就来到埃及。背景是穆巴拉克看了天津开发区,希望帮他们建。以顾问的身份加入苏伊士湾西北经济区,占的股份非常小。2008年中非合作论坛后中国在非洲打造5个园区,泰达从幕后走向前台。当时苏伊士园区分了13个地块。现在园区所在的3号地块进行了开发。1.34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开发完成,在习总书记访问埃及的时候启动了第二期6平方公里的合作,目前已经拿下了2平方公里。
【埃及苏伊士园区】
埃及成立了苏伊士运河管理局(部级单位),把所有地块,东塞得,460平方公里纳入特区。包括中非泰达也是从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拿地。非常艰难,6平方公里谈了6年。特区适用8号法律(普通工业法律),也适用83号法律,相当于特区法。吸引外资,所有进口的设备全部免税,如果出口为导向的原材料也免税,相当于自贸区。效果非常明显。原材料,管材都免税。企业享受特殊税收政策。企业所得税10%,其它不征收;个人所得税5%。
但是塞西政府目前取消了特区对于免税的优惠政策。运河管理局也对中非泰达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国内特区开发免三减二的政策,目前正在跟议会积极申请。如果没有配套政策的吸引,除了像巨石这样有明显原材料、港口以及配额优势的企业,吸引其它企业来并不容易。
【泰达模式】
泰达园区的成功经验已经可以总结输出了,总结了一套理论。
1、泰达模式:从自身的发展,在埃及8年经验提炼了海外园区的发展模式。开发成课程,给到海外做园区的企业做。
2、管理输出:先期做咨询,后期做园区管理。从国别、产业、到定位,都有自己的模型。给吉布提,给蒙巴萨做了设计,给中信的皎漂港做了设计,给刚果布的黑胶,中非基金正在做评估报告。比如说在莱基,吉布提也做咨询,在沙特,有20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接手。
3、产业链:从帮非洲实现工业化角度切入,打通“咨询——培训——策划——规划——工程——运营”的全产业链条。
二、以园区为中心整合资源,打阵地战
在地产开发中,产业地产的开发是最难的。有个比方说住宅地产是小学生课程,商业地产是中学生课程,产业地产是大学生课程。因为产业地产中的空间只是基础,招商是关键,而核心的竞争力则是梳理政策、金融和产业链形成的综合生态能力。
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很多,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缺少相互之间的配合,走出去是一场战役,需要从战略高度来调动资源。单个出去的企业即便再优秀,单兵突进,成功的几率也不高。以园区为支点,可以整合资源,打阵地战。
1. 从大型基建到园区。
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基建工程,大型基建工程的开发也往往会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会。比如铁路、公路和港口的工程开发往往可以带来新的产业园区机会。与此同时,某些大型基建项目的开发过程往往就能够支撑培育其某些产业,比如建材产业,比如电器配套设备等。现在在非洲中国的工程承包商承接了大量的项目,可以往产业园区方面多些关注,寻找更多的跟专业运营商的合作,延伸产业链。
2. 以园区实现跨行业整合。
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厂商抱团发展的方式。我国很多装备和产能质优价廉,综合配套能力强。可以推动中小企业链条式走出去,以产品输出型模式变成产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并重的模式,以资本输出带动产能输出。比如发电和书店领域,电网建设已经在埃及取得突破,在此基础上大力拓展地区输电领域,比如埃及和沙特电网建设。上海电气与东方电气在推进燃煤电站项目,上海电气与阿联酋合作投资燃煤电站项目,中水电洽谈抽水蓄能项目,都是突破性项目,后面可以有配套厂商的机会,也可以给我国在当地的园区带来直接的用户。
3. 金融领域的合作。
西亚北非部分国家资金充裕,主权基金规模大,存在投资需求。可以考虑在当地的项目在建设融资上开展更多的合作。
中国目前在海外有几十个园区,大部分运营的情况都没有达到预期,为什么?其中大部分的运营者都是做实业出身,很多是做资源能源方面的国企央企,还有一些原来做实业,甚至是做贸易的开发者。他们面临着从模式到资源,从人才到网络方面的转型。
通过联盟的方式,集合资源整合信息,将成为下一步的主流方式。
三、园区发展的前传和后传
园区发展的前传是跨境电商、物流的问题;园区发展的后传是自贸区。
现在一带一路讲基础设施联通,贸易融通,其中最大的机会就是跨境电商的机会,因为B2C是目前最容易实现,而一旦有这个量就需要解决物流的问题,需要解决支付的问题,需要解决金融的问题,反过来刺激基础设施的建设,合作的需求多了产能合作之类的需求也就顺理成章了。从这个意义上看,跨境零售不是我们买点化妆品买点奶粉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打开新的国际贸易通道的关键问题。
园区发展的未来不只是加工园区的问题,而是自贸区。中国要通过沿线的园区向自贸区的转变,对接国家政策,协调机制环境,真正解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目标,通过虚实相生,虚的就是中国推动的命运共同体,新的双边的自贸谈判,实的就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园区,中国的生产厂商可以直接通过货运将零部件产品送到对象国进行组装,跟当地进行本地化,真正实现全球范围的产能合作。
所以园区将会成为一个从纵向上前后相继,从横向上打通不同行业的关键节点。有志于长期在海外发展,并且准备布局的企业有必要强化对园区的了解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