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ilitate the exchange of research, education, business, and culture
浏览内容

灰熊原创

中国梦,可以从这里崛起

7月26日,以《小众崛起》作者的身份,我受邀前往中国最大的书城—深圳中心书城做一个读书分享会,分享的地点就是著名的北区大台阶,冯唐、曹文轩、敬一丹、李银河、赵薇等文化名人都曾做客这里。书城的经理笑称;北(南)区大台阶对于作者而言,就像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对于演员,如果不在北(南)区大台阶做一场读书分享,就如同一个演员没有登过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就不是一个真正牛的作者呢!无论怎样的笑称或者称赞,我觉得这其实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徜徉其中,还是感受到了其中超级具有震撼力的东西,那就是赋予中心书城的极具感染力的文化内涵和商业逻辑,不能不说对于我这样一个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小众研究的人,内心还是涌起很多的感慨甚至是感动…… 《小众崛起》读书分享会…

落脚与落草:一个观察移民的角度尝试

这两天特别引人关注的事件一是土耳其的政变,二就是法国尼斯以及德国维尔茨堡的恐怖袭击。这两件事情没什么关联,但是让我想起在研究城市化进程过程中的一个角度,能够让我们在权力斗争或者恐怖袭击的现象之上再稍微深入一点,或者能够有些启发。无论是一国之内从乡村到城市的移民,还是国与国之间的移民,都在改变着所到之处的政治结构。这些背井离乡的移民,要么融入,落脚下来,要么融不进去,落草为寇,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当全球化的移民潮不可避免,如何融入就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公共课题。 一、 落脚城市:一个观察的新角度…

智囊,智库和智子——关于新型智库的畅想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向来不乏智囊,但却缺乏智库。它们在形式的区别在于是个人角色还是组织行为,结果的区别在于是否会因为人身关系的影响而改变。现代社会治理的需求需要有大量的智库,他们把大量研究者组合在一起,完成一般意义上的智囊所无法完成的工作,成效显著,而伴随着互联网革命下半场的到来,关于智囊和智库的互动,其实也就是个人思想者与组织化思想研究机构之间,看似又会出现新的关系,这种形式是什么?现在还不容易说清楚,但是借助一个当下大热的科幻大神刘慈欣的《三体》中的一个概念,我开一下脑洞,畅想一下这种智囊与智库新形态。 智囊阶段——个体思想者 从古至今,人类都特别希望自己身边能拥有一个智囊,所以我们常常要塑造一个这样趋近完美的形象,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时时授人以锦囊妙计。贤明君主身旁总有隐藏的谋士,安邦治国理政匡扶天下。这些个体思想者的得失极大程度依赖于决策者的信任,他们的影响甚至个人的生命安危往往在一念之间天壤之别。这条道路直到今天仍有市场,仍然在以各种形式的变形存在。 智库阶段——组织思想者…

捐赠大学,捐之有道

大学的发展的模式很多。不少是靠扩大招生、多办专业来增加经济收入;有的是精英教育,社会捐赠是致富门道。教育总是花钱不够的地方,中国的教育产业化,西方大学名目繁多的募集活动。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纵观东西方教育发展历程,我们的教育现状,是发达国家教育的过去;他们的现在,也许正向我们的走来。因此值得借鉴,但绝对不要照搬! 在欧美的大学里,Endowment(捐赠基金)是其财政收入非常重要的来源之一。以美国为例,根据全美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协会(NACUBO)公布的美国大学2015年度捐赠基金排行榜,哈佛大学以累计364亿美元的总资产雄踞榜首,被称为是全球运作最成功的学校捐赠基金的耶鲁大学则以256亿美元紧随其后。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另一个最让人熟悉的新闻是2010年的时候2002届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SOM)捐赠$8,888,888美元。这是史上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主要用于耶鲁管理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另外一部分作为奖学金,提供给“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国际关系计划项目,以及资助耶鲁各种和中国有关的活动。…

武汉水灾的忧与思

 又一轮的水灾,又在许多地方上演着政府在大灾大难面前雷厉风行的做法、灾区的军民鱼水情,全国人民人人献爱心活动。中华民族的展现的空前的团结与力量!这是在西方国家中所没有的,也是他们羡慕的,更是我们值得弘扬的。可是,年复一年的有水就成灾,无雨就是旱!这里我们又缺了些什么呢? 为什么这种相同的降水现象在别的地方就不成灾呢? 为什么在自然灾害中,我们的人财物的损失就特别巨大呢……? 我们不妨在伤疤愈合之前,找些原因吧!全球气候变化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议题,也是许多政府首脑会归咎的地方。IPCC工作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AR5)指出,过去100年 间,气候变化导致了中国南部地区气温、降水和海平面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今年厄尔尼诺-南方振荡现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简称ENSO)特别活跃的。这是发生在横跨赤道附近太平洋的一种准周期(Quasiperiodicity)气候类型(climate pattern),大约每3-7年发生一次。 这种气候类型变动的极端时期, 会在世界很多区域引起极端的天气(洪水和干旱),太平洋沿岸的国家所受影响最大。 6月26日至7月4日太平洋海平面温度变化…

资本有“好”坏吗?王石的第三条道路

王的离开是大概率事件,王的归来有可能吗?以他的心气和年龄,接到猎头电话继续打工显然不是一个好故事的下半场,像乔布斯或者褚时健那样的后半场才配得上主角独领风骚三十年的影响。而要以什么样的心力,抓住什么样的机遇,才能实现这样一场大剧的反转?这部大戏所折射的,将不只是王石个人的命运起伏,更将回答地产这个行业有没有出现颠覆式创新的机会,在经营者与资本者之间还有没有可能出现一种新关系的大话题。正在进入资本过剩时代的新选择,正在酝酿大洗牌的地产行业,眼看将要空出档期的主角,像极了一部大戏的开场,你准备好剧本了吗? 一、“好”资本的崛起:资本过剩时代的机会 管理权与控制权之争是永远的难题。干活的人没钱,而有钱的人未必是最好的干活的人,他们的合作创造了繁荣,也带来了麻烦。当他们合作得好的时候相得益彰,当他们方向不一致的时候则往往会让一个好企业烟消云散。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 比如曾经的华润与万科,领导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让第一大股东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扮演安静的美男子,而雄厚的实力也让野蛮人没有兴起觊觎之心,当然最好的安排!然而这种建立在个人信任之上的安排毕竟是不稳固的,一次人事调动转眼就让这种关系灰飞烟灭。…